编者按: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积极配合国家实施的中国面向西南重要“桥头堡”战略和国家“一带一”战略构想,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文化贸易,开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新优势,文化产业“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
走进峨山慧玉彝文化有限公司,总能看到一名40多岁的彝族妇女拿着画笔,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纸上画着花式图案。她身后挂着一排排绣工精美、色彩艳丽的彝族传统服饰、背裳和新创作的刺绣包,这些都是她创作和设计的。指着桌上的画纸她自豪地说:“这里100多幅图案都不重样”。她是峨山县民族民间工艺师、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峨山县刺绣协会副会长,也是大山里走出的省级刺绣工艺大师李绍萍。
李绍萍出生于峨山县富良棚乡,是个典型的彝族纳苏绣娘。在彝家村寨浓厚的彝绣文化的熏陶下,李绍萍从12岁起就通过自学和向家族老一辈绣娘学习,较好地传承了彝族纳苏刺绣,小小年纪就十分擅长挑绣(彝语为“梭花”,主要用于飘带上)和纳千层底(绣花布鞋的鞋底),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30余年来,除了每天必须的农活,彝族刺绣已经充满了她生活的角角落落,哪怕是在农忙时也会拿出针线绣上几针,她有些害羞地说:“每天不绣上几针总是感觉差着点什么。”彝绣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件十分自然、不可或缺的事。
现在李绍萍已经熟练掌握着平绣、单扣绣、双扣绣、倒针、堆绣、绞针绣、盘针、打籽针等几十种针法,以及围腰、衣服、喜鹊帽、绣花鞋、背裳等所有彝族纳苏服饰的制作流程。她的作品“纳苏围腰”获第六届“工美杯”精品评选优秀,作品彝族纳苏绣片挂画“蝶恋花”获第八届“工美杯”精品评选优秀。
李绍萍还掌握着一门绝技,就是根据绣品的需要和个人的审美在绣布上绘制刺绣图案,她解释到:“这需要多年的绘画功底和对构图、图案内涵等的独到理解,是少数绣娘才有的技艺。”彝绣绘图不仅要求画得出,更要绣娘能够根据绘图配好颜色,选好针法,绣好图案,以便制作出更好的彝绣产品。而这样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彝族妇女,就是通过自己参照以前彝族服饰上的传统花式图案,一步步摸索出了绘画技巧,并进行大胆地想象和艺术探索,不用先描样,只需大体比比划划,全凭绘画时几分钟的灵感和精湛的剪技,随手就能画出生动多姿的花鸟走兽。李绍萍的花式图案线条细腻流畅,有花、鸟、鱼、蝶等多种变形图案,不同的图案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她所擅长的玛樱花便是彝族所的花,意为彝家人的和繁衍。
由于李绍萍有着精湛的绘画技能、彝绣技艺,塔甸镇、富良棚乡、大龙潭乡一带的绣娘总是慕名前来,或是向她讨要已画好的绣片,或是学习彝绣技艺,而她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进行指导。现在她是峨山县著名的彝绣老师,曾在6个乡镇彝族刺绣培训班中担任老师,所指导的绣娘多达500余人。
今年21岁的杨霞是李绍萍的女儿,受母亲的影响,幼时起杨霞便爱上了彝族刺绣,现在她的绣品刺绣针法整齐、色彩搭配新颖,这在很大地程度上归功于李绍萍的传授。对女儿彝绣的李绍萍总是格外严厉,在进行基础的刺绣针法和绘图技巧传授后,要求杨霞要自行创新,创作年轻人喜欢的刺绣精品。近日,在李绍萍所传授的学生杨霞、普顺兰凭借着娴熟的绣工,被命名为峨山县第二批民族民间工艺师和峨山县“十大绣娘”。
李绍萍一直有着很强的商品意识,她于2008年开始便利用农闲时间在富良棚街子开店创业,主要经营彝族纳苏刺绣半成品和各种刺绣成品,平均年收入5万元。李绍萍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彝族刺绣技艺,将几近失传的孩童平生帽、200多年前的老式花纹等制作工艺展现出来,而且还创新制作了许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刺绣凉鞋、刺绣挎包等。她说:“现在这些传统的民族手艺,不能仅仅依靠民间艺人的喜爱而传承,而是要让民间艺人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才会带来更大的传承发展的动力”。
2014年底,在峨山慧玉彝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杜琼珍的积极邀请下,李绍萍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大山,来到了慧玉公司。现在,李绍萍已经是公司一个不可复制的主心骨,因为她掌握着彝族刺绣流程的核心步骤—绘画。李绍萍说:“相比较刺绣,我现在更注重的是绘画上的创新,只要看到任何可以放在绣布上的事物,我都会认真记下来,然后回去不断地画,直到可以将其展示在绣布上”。目前,李绍萍已被慧玉公司聘为设计师,主要从事“纳苏”彝绣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绣娘的培训与管理等工作。
作为峨山县刺绣协会副会长,李绍萍还积极促进了慧玉公司与协会的合作,并整合自己在富良棚乡时强大的绣娘资源,通过设计出新的绣品交由绣娘刺绣,在回收时根据图案复杂性和绣工质量支付工钱,再加工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彝绣产品,最终形成了“公司+协会++绣娘”的经营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山区彝族妇女从事彝绣产业,为推动峨山彝绣文化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8年,新平县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民委扶持成立,旨在进一步传承和花腰傣文化。该协会坐落于戛洒镇平寨村,是一个花腰傣聚居的村子,也是花腰傣刺绣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村子。平寨社区137户村民有妇女274名,几乎人人能纺织、个个能刺绣。而协会的成立改变了这个普通的花腰傣村庄,也改变了刀向梅,加入协会的刀向梅就这样与花腰傣手工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协会成立之初要找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张罗协会日常运转并非易事,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不愿意回来干这个吃力不讨好、没什么报酬的活计,刀向梅和其他几个年轻人就是这时候加入的。在这之前从来不知道穿在身上的衣服有这么大的魅力,会受到那么多人关注和喜欢,在协会第一届她只是普通会员,参与协会后她慢慢学习了到很多花腰傣手工艺品的制作和发展文化,第二届换届中,积极的工作表现,一心想发扬传统花腰傣文化的刀向梅征服了其他会员,这个年轻敢干的花腰傣姑娘当选为新平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的副会长,这时她才25岁。
回想起这些年来协会的发展历程,刀向梅坦言过程很艰辛,但自己干的这份差事很有意义。从以前单纯的生活自给到现在用来外销增收,从单一的服饰缝制到如今五花八门的各类生活用品、装饰品,协会在组织、带领和培训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看这20多种刺绣图案,都是世代相传保留下来的,我们喜欢用黄、绿、红、蓝、黑、白等丝线纺织,图案多为四叶菜、八角、荷花、鱼尾、蜂翅等,寓意有奔丧的、辟邪的、结婚的、喜庆的,展现着我们花腰傣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更有花腰傣人崇尚自然的独特审美能力。”说起花腰傣文化的种种,刀向梅总是滔滔不绝。身为协会副会长的刀向梅现在也是一名光荣的市代表,她觉得自己更有义务、有责任把花腰傣文化得更远,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刀向梅在外出交流与培训实践中渐渐明白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把传统刺绣工艺开发成富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既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也让守着传统文化的群众也能致富。刀向梅在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领着协会里的花腰傣妇女一边制作,一边学技术、找市场。在平寨村很少有人把刺绣当成主要职业,都是做完农活后抽出时间来绣,绣品都是纯手工制作工期长,绣娘大多是在家务农的妇女,只是想着利用农闲时做点手工活贴补家用,有时间就多绣,没时间就不绣,对于协会的订单很不重视,这样就不了订单按时交货,刀向梅就跟绣娘做思想工作,上了年纪的绣娘听不懂文化传承的大道理,刀向梅就跟他们算经济账,以前织布、刺绣,都是做成自用的传统衣服、鞋袜,都是自己穿用很少拿来卖钱。现在在一条价值20多元的围巾上绣上一小块绣片能卖50多元,一块绣了图案的背兜能卖300元到500元,经过再制作,融合传统刺绣手艺的手工艺品的价值比以前翻了很多倍,淳朴的花腰傣妇女没想到这代代传下来的东西也能变成钱。带来的收益是种甘蔗水稻远不能比的,在刀向梅的游说下,尝到了甜头的绣娘们纷纷支持协会的工作,有了很多固定提供绣品的绣娘。每个绣娘的手艺有高有低,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许多拿到市场上的绣品质量参差不齐,而时不时组织的培训统一绣品的质量,也让绣娘开阔了眼界。
在刀向梅看来让群众守着文化有饭吃才是有意义的事情,花腰傣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身为花腰傣的年轻一代,需要学习、传承的责任更是。在过去,所有农妇在农闲时都会织布、刺绣,但一直都是自绣自用。自从2008年平寨建立了新平县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后,在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花腰傣刺绣除了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外,也成为另一条增收新途径。协会成立后,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从事以花腰傣传统刺绣为主的手工艺生产和销售,其相对专业的生产方式,不仅让刺绣数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也让价格翻了几番,让从事刺绣的妇女能挣到钱。
尽管手工艺品带动了传统手艺的回归,传统的花腰傣刺绣仍然面临着冲击与挑战,加之传统手工艺的学习过程漫长,至少两三年才能学会,很少年轻人有耐心,很难吸引和留住年轻人学习这门手艺,村里很多年轻人更愿意离开村寨外出打工,使得年轻人对这些技艺敬而远之,协会新鲜血液注入少,手绣老艺人们逐渐老去,花腰傣刺绣的传承与迫在眉睫。这些刀向梅都看在眼里,她拉拢寨子里的年轻人参与协会的活动,带领参加交流培训,让他们知晓传统花腰傣的文化,走出去开阔眼界,渐渐的协会的年轻人多起来了,随着协会的知名度提高,慕名前来的花腰傣年轻人越来越多,目前协会30岁以下的会员比以前多了两倍。有了做刺绣的人,更要找到买刺绣、懂得欣赏花腰傣文化的人。在当选市代表后,刀向梅坦言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如何把花腰傣文化传承好、好,这是她作为一名代表、一名花腰傣后人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在定期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刀向梅收集了很多来自花腰傣反映的情况—协会如何兼顾民族文化传承和自身经济效益提升,怎样壮大协会规模、开拓市场,让更多的花腰傣人愿意从事这项传统技艺,也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解这门独特的文化。参加市人代会上,刀向梅将要提交有关花腰傣民族文化传承、争取政策扶持等和议案,希望能搭起与花腰傣民族的桥梁,在、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帮助花腰傣群众增收致富。
刀向梅和协会领导班子一次又一次地往市、县里跑,积极争取各级的关注和支持,先从做精做强手中的这项技艺开始。几年来,协会争取到了各级相关部门共9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解决了协会生产用房、设备购置等问题,让花腰傣绣娘们能够聚集在一起探索刺绣技艺,也便于协会的生产与管理。目前协会已经注册了“巧花腰”商标,也有了专门的生产车间,形成了展示室、技艺传承室,形成了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产品也从单一的花腰傣服饰拓宽到各式手提包、电脑包、女性时尚饰品、绣花鞋、抱枕、挂画、项链、挂件、挎包、玩具、家居饰品等不同种类的上百种民族特色产品。
刀向梅对于协会发展的展望,她希望协会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注重把传统刺绣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突出刺绣文化的特色和深厚底蕴,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开发上档次、上规模、系列化的独具花腰傣刺绣文化特色的一流精品,打响花腰傣刺绣品牌,增强花腰傣刺绣产品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再来是加强人才培养。采取与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等方式,培养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高端人才;继续举办培训班,对广大的绣女进行色彩搭配、图案设计、刺绣手法、民族文化等基本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刺绣技艺水平。
刀向梅希望社会更多的人多关注花腰傣传统刺绣文化,帮助协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使文化项目和农民融为一体,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刺绣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和民族自豪感,更重要的是,村民不再完全依赖,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营管理自己的事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8年9月,樊志勇当选为楚雄州妇女彝族绣协会理事。2008年10月,大姚纳苏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通过挖掘丰富多彩的彝族刺绣,以“民族刺绣品开发项目”带动广大彝族妇女参与生产加工,对彝族刺绣文化进行生产性传承,并注册了民族品牌“纳苏”,对彝族刺绣进行统一研究、开发、营销和推广。
2008年,樊志勇带领公司和协会在传承和保留传统彝族刺绣工艺的同时大胆创新彝绣产品,走以销定产、订单生产的商业化运作之。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经过7年奋斗,樊志勇带领协会和公司引导彝绣手工刺绣技术品质化;绣娘意识市场化;彝绣市场国际化。
2013年,樊志勇当选楚雄州彝绣协会常务副会长,又将彝绣发展战略升级为:逐渐压缩手工刺绣的中低端旅游市场,进攻可以提升彝绣品质和影响力、有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原创订单定制市场。2013年年底,樊志勇的刺绣创意设计获得国际顶尖奢侈品设计师的青睐,和美国手包品牌运营商合作推出彝族纯手工刺绣定制手包系列,为彝族传统手工刺绣国际高端市场开辟了道,让中国民族风格的设计世界。
在各级各级部门和社会关心支持下,樊志勇共带动全州各县市126名刺绣妇女直接参与生产,辐射刺绣妇女300多名以上间接参与生产,带领农村刺绣妇女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到31000元。7年之间,樊志勇妇女利益不受影响,按时按量发放工资,有效带动农民创收。
2010年,由楚雄州委授予“楚雄州十大杰出女性”称号;2010年,由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微型创业—城市贸易三等”。2011年,参加第四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暨中国彝族赛装节“彝族现代服装服饰设计楚雄邀请赛”获一等。2013年,参加楚雄州旅游局第二届旅游商品评选暨创新设计大赛,获得“旅游商品创意设计”银。2014年2月17日,CCTV—7《致富经》栏目对樊志勇的创业历程进行了30分钟的专题报道。
2015年1月10日,樊志勇带领她的团队在国家广告产业园昆明金鼎科技园多演示中心做了主题为“纳苏-悦绣2015高端彝绣推介会“,刷新了彝绣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革新了传统文化的商业化发展思。
面对这些成绩,樊志勇没有骄傲和浮躁,而是心怀。从2009年至今,樊志勇开始了全州8个市县的21个点,主题为《传承、创新、创造、创意—打造彝绣精品》的义务培训,让勤奋的农家妇女们开阔了眼界,学习了知识,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樊志勇和她的公司为“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楚雄州建设彝族文化名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安置职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和促进创业、提高农民收入、家庭稳定、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为探索彝族刺绣产品开发开辟了新的思。樊志勇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就业压力很大的形势下,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树立了新的典型和榜样。她是新时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青年代表。为实现心中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普洱市景东县安定镇青云村地处国家级自然区的山脉,平均海拔2246米,所辖面积13平方公里。全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39户,549人,100%为彝族群众。青云村彝族刺绣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一项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实用性高的民族传统工艺,其华丽美观的图案在现今彝族服饰与彝族日常生活用品上都能看到。
仙,女,48岁,普洱市景东县安定镇青云村村民。7岁时,仙耳濡目染地从大嫂那里学会了刺绣,一绣就是40多年,从简单的花边,单一的绣片,到挑花,扣花,十字绣,平绣,每一种手法都了然于心。从为自己绣嫁衣再到为左邻右舍绣衣服、围腰、头饰、背巾、绣花鞋……平绣、刺绣、堆绣,每种绣法她都游刃有余。刺绣的图案千姿百态、包罗万象,有日月星辰、云霞雷火,有山水花木、飞禽走兽,艺术化地成就了一件件艳丽多姿的彝族刺绣。
农闲时节,仙会接一些绣品订单,近到南涧县,远至昆明市,都有人慕名而来订购,因此,仙成为村子里首先富起来的人,也因为刺绣工艺的娴熟手法,2013年,仙被普洱市评为彝族传统手工刺绣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被评为省级彝族传统手工刺绣代表性传承人,这个头衔意味着她的作品在满足自给自足的前提下,每年还能卖1万多块钱。农闲时,她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到县里的中学教女生刺绣,彝家宝贵的刺绣文化也在年轻人中悄然流传。
在仙的带动下,青云村的成年妇女40%都掌握一定的手工刺绣工艺技巧,且以家庭为单位代代相传。近年来,刺绣制作和销售也是当地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2014年青云村实现刺绣收入25万元。目前,青云村有省级文化传承人1人、省级民间艺人1人和市级文化传承人3人。以青云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寨百姓,有刺绣传习人200人。青云村已成立刺绣合作组织,全村及周边村组有300余名彝族妇女从事彝族传统刺绣品的加工及销售,且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主打品牌为“密撒把”彝族手工刺绣。
任立华,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昆明憨夯民间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创立者。“我1991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装潢设计专业,毕业以后分到工企,负责设计工作,做了几年以后觉得各方面都不太合适,想自己出来做点事。”1998年,任立华发现云南旅游业潜力无穷,她毅然辞职,开始从事旅游商品开发,随后创作了尽显云南风情的重彩画土陶制品、树皮彩绘挂件等工艺品。但由于特色不足,品种单一,营销手段上也有偏差,销售量有限。
“1999年昆明世博会时,博园周边自开小店销售一些民族工艺品,国内外的游客对这些民族娃娃提出见解,希望看到真正带有民族气息、民族文化的中国娃娃,这些无心的激发了我做自己产品的想法,市场上遍地都是粗糙杂乱而且单词很低打着“民族娃娃”旗号的产品,我做出真正意义上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并能中国文化价值的‘民族娃娃’。
任立华投入了这场空前的命运搏斗中,她把房子抵押出去贷款,同时像亲朋好友筹借,此外,微博的资金仅容她做少量产品,等销售出去回笼资金再做投入。只是一种,更是一种勇气。白天,她跑图书馆、找专家咨询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样式;晚上,她挑灯苦思设计,力求让每一件产品都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云南少数民族的产品,一上市场,就获得了认可。那时,我们只看到了云南旅游市场,没有看到省外的市场和国外的市场。’’
在朋友的下,任立华参加了上海的华交会。没想到的是,在华交会上,她的民族娃娃展位前挤满了客商,有的东南亚的、的、日本的和的,他们第一次看见那么漂亮的中国民族产品,而且那么精美,当下就有人下了订单。“第一个订单接到之后,我们马上加班加点并扩大规模生产。”由省内至省外再到国外,由世博会至华交会再到国外,由世博会至华交会再到广交会,任立华的事业不断壮大,从最初的10多名员工,发展到如今200多名员工;由三室一厅的小作坊,到正式成立昆明憨夯民间手工艺品有限公司。
“我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我认准的目标一定要去做,并且说我就会马上行动起来,哪怕失败,我也不回后悔。”能从纷繁芜杂的世相中,一眼看穿事物发展的潮流与大势,这是超出的洞察力。弃工经商,一走来的任立华意志笃定,风沐雨地沿着一个方向前行,日积月累后,曾经的光荣与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许多的、的、日本的和东南亚国家的客商和我们以合作就是几十年,为什么?”自信之余,任立华在自问自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能质量完成产品;其次,他们拿到这个产品确实能卖出去,能赚到钱;再次,我们恪守信用。曾经有一个西班牙客户因为银行出错,给我们连续打了三次款,200多万美金,当时,我们赶快给对方写信告知情况并且把钱把他给退回去,对方非常感谢我们。另一个波兰客户是犹豫自己出错,连续给我们打款两次,我们告知情况,问知否退回去,对方说不用退了,把这个钱减下就是了。”
云南憨夯十余年华,从最初小作坊,成长为今天的民族品牌公司,公司现今注册资本1000万员工200多人,产品包括五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申请国内外设计专利100余项,产品行销欧美、港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8年云南省商务厅向昆明憨夯民间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授予了云南名品、品牌的YC”标志;2009年国家正式将昆明工艺美术奇葩“民族娃娃”定为外交国礼。2011年被评为“建行杯”云南省优秀文化企业,以及“最具创意性文化企业”,企业还被国家商务部、文化部、新闻总署、联合授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随着“民族娃娃”的成功,市场出现了防不胜防的假冒伪劣产品。“我们的新产品每代一出来,都有人拿去仿造。我们的产品质量高,价格肯定要高些。不懂的人看见地摊货也有相似品,又便宜,就愿意买他们的货,这样对我们冲击很大。”说到这儿,任立华一脸的无奈与困惑。“一代代的仿照让我几乎要失去信心,但我们必须,我们采取的对策除了给产品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就是不断地创新研发新产品。现在是,销售的非常好虽然大街小巷仍然有仿,但我们仍排第一,在中国乃至国外,我们的民族娃娃仍是卖的最好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任立华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在质量上锱铢必较地把关,因为这不仅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且承载了她的人生价值与梦想。恪守诚信,不断创新,任立华用一无虞又无声的态度为她的贱手与奋进做了一个总结。
“2010年8月,我们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云南省文化厅把我们的26个‘民族娃娃’做成两米多高,放在云南馆内。同时,我们企业设了一个柜台销售我们的娃娃。8月份刚好是暑期,孩子们跟着父母在柜台上看到我们的‘民族娃娃’,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喜欢。很多小孩抱着不放一定要买,有些父母不买,孩子就哭了。有个小孩看好对我说:‘阿姨,你给我包起来’。我把‘民族娃娃’送到她手里,她抬头看我的那个眼神,我永远都记得。真的,当时我非常感激那个孩子,她给我的是一种认可、接受,让我有成就感,达到了我理想的效果和追求的愿望。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觉得这条可以再走下去。”
眼神与眼神的碰撞,其实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深度交流。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耽于事业,理想的商人们都用经久磨砺的去迎击风浪,难得有空暇自己最细腻的情感,而在任立华这里,这样的儿女情长并不稀罕。“我的客户和我一合作就是十多年,我们的员工也有很多在公司就职近十年,我按时发工资,这是对我们公司的诚信保障给予的最大认可。尽量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他们做好服务。”
“雄浑则泰山乔岳,圆畅则行云流水”,也许每个时代都少不了不甘平凡的弄潮儿,当一种可能性隐隐出现露出苗头之际,专业能力和雄浑梦想兼具的任立华就开始行动,用山的伟岸与水的轻柔,使自己人生的维度不断向高出跃升,在对一种近似矛盾的刚性骨力和水性柔情驾轻就熟的腾挪中未来,她那不断扩张的商业帝国版图将更加辽阔。
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文化绝对是一种最有力量的软实力。如果说创业之处的任立华还只是将经商作为一种稻粱谋的话,那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她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产品看成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向外辐射了。
“我的产品民族性非常强,比如说白族服饰的色彩、样式,以及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第一代产品做的非常到位,但是这么多年,人的追求不同了,视觉在变,现在的“娃娃”,民族文化和民族色彩已经很抽象了,大大的眼睛化的形象,参照了外国的元素,再把中化民族的东西融合进去,这样更受现代人欢迎。“任立华把国外的芭比娃娃和自己的民族娃娃做了对比,“芭比娃娃仅仅是个玩偶,而我们的民族娃娃却一种文化,作为一种艺术,我们的娃娃更有文化。”
“我朋友的孩子,在理工大学读书,我曾经送他一个这种娃娃,他带去给他的老师,这位老师是个法国人,法国老师又把这个转给自己的孩子,这个法国小孩从来没接触国中国文化,看到这个娃娃觉得那么可爱,他就对中国文化开始有了兴趣。他就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我要学中文’。后来,他在学中文时把这个娃娃摆在他桌子上,并与之合影给我发过来。
这给我一种,把这个产品作为文化传去,让很多国外的孩子了解中国,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这么多年把民族娃娃作为一种文化到世界各地,让所有的人都了解中国,意义非常大。”
“雄浑则泰山乔岳,圆畅则行云流水”,也许每个时代都少不了不甘平凡的弄潮儿,当一种可能行隐隐出现露出的苗头之际,专业能力和雄浑梦想兼具的任立华就开始行动,用山的伟岸与水的轻柔,使自己人生的维度不断向高处跃升,在对一种近似矛盾的刚性骨力和水性柔情驾轻就熟的腾挪中,未来,她那不断扩张的商业帝国版图将更加辽阔。
石林刺绣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先天资源秉赋,得益于千百年来老祖传留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近年来,在发展刺绣产业的进程中,石林普氏民间绣品有限公司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文化企业。
石林普氏民间绣品有限公司位于传说中阿诗玛诞生的地方—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阿着底村,其前身为石林普氏民间绣品厂,该厂由当地彝族绣女普菲带头,2000年在自家住房内成立,至今已有15个年头,2013年底成立有限公司。
说到普菲,她可以算是当代彝家妇女创业的传奇式人物。在阿着底土生土长的普菲,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为了吃口饱饭,她13岁外出流浪,20年后回乡办厂,最终带领3200多彝家妇女了致富,期间她流浪过,放过羊、捡垃圾、拉三轮、卖菠萝、寻过死、做歌女、被拐卖、遭追杀、逃过婚、参加过、澳门回归的庆典演出,2008年,她荣获全国十大优秀农民工称号,受到时任中央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领导亲切。
普菲及其公司的不断成长,离不开石林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离不开古老而精巧的撒尼挑花技艺传承。据传,石林民族民间刺绣起源于唐宋,至明清时期,刺绣就已在彝族撒尼妇女中盛行,时至今日,刺绣这项民间技艺已遍及石林彝家村村寨寨。每当农事之余,妇女们就绩麻、纺线、织布,飞针走线,挑花绣朵,从少女时代就练出娴熟的刺绣技艺,能不能绣出精美的绣片,甚至一度成为女孩子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婆家的主要评判标准。石林彝族撒尼刺绣不描样、不划线,凭借聪明的头脑和丰富的想象力,用灵巧的手指,刺绣出多姿多彩的图案。
撒尼刺绣品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自己织麻、纺线、织布,撒尼村寨里家家会纺麻、织布麻褂,刺绣用的各色丝线靠外来提供。在绣花技法上,彝族正常使用的挑花、帖花、锁花、穿花、盘花、滚花、补花、刺花、纳花、纤花、平绣、链子扣、镂空等手法都得到了充分的应净空法师近况用,而且其中不乏独具匠心的创造性发挥。图案绣在姑娘的包头、衣襟、袖口上和中老年妇女的围腰、飘带、披风、伞套、鞋面上,充分体现了撒尼人的审美观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2006年,阿着底彝族撒尼族刺绣之乡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彝族撒尼刺绣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阿着底村荣获云南刺绣十大名村镇称号。
随着石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游客在领略石林无限美景美的同时,对当地彝族群众的服装服饰、风土人情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喜欢把古老而独特、带着浓浓草根气息的撒尼刺绣品当成旅游产品带回去珍藏、欣赏,或者馈赠亲朋好友。石林普氏民间绣品有限公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和发展壮大的。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着眼于石林丰富的游客市场和声名远播的阿诗玛文化,以传承、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撒尼挑花为己任,专业从事彝族撒尼服饰及旅游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色彩鲜艳、线条粗犷、古朴典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及艺术价值。公司于2012年被评为昆明市“十佳成长型文化企业”, 2013年被表彰为云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先进典型,并被认定为2013—2014年度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以绣品厂负责人普菲为代表的彝家绣女,用手中五彩的丝线,绣出了彝族群众的质朴、善良和美丽,绣出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产品主要包括各类时尚挎包、公文包、电脑包、包头、服装、服饰、桌布、沙发巾、抱枕、领带、背心、围腰、背被、钱包、壁挂等,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客商前来观光考察和洽谈,众多妇女群众和组织纷纷慕名前来学习取经。通过多年的发展,绣品厂现有38名工人常驻,全部是当地彝族妇女。公司现有厂房一幢,总面3200余平米,设有产品展示区、接待区、工作区等区域,厂部现有绣花机、裹边机、包边机等机器设备200余台,固定资产1600余万元。
公司的运作模式采取绣品厂+协会+会员的方式,2005年,绣品厂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通过协会分发刺绣原料给会员、收集成品或半成品绣品返还于刺绣厂,再通过国内外各种展销会推销产品,获得订单,提升知名度,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营销格局。现已吸收正式会员3200多人,全部是省内各州市农村妇女,吸纳了县内58名身体带有不同程度残疾的妇女,以及部份城区女工进入协会,为她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多年来,为楚雄、西双版纳、大理、红河等地8700余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刺绣技能培训,使她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家庭收入。
为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营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公司每年都积极组织精品货源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近年来,先后参加了第六届巴基斯坦博览会、泰国(兰纳)博览会、马来西亚普洱茶交易会,以及珠洽会、深博会、云南文博会、广交会等在国内外举办的展会,特别是广交会、深博会和云南文博会,石林普氏绣品公司几乎从不缺席。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打拼,产品已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尼、新加坡、印度,以及东南亚,目前已向17个国家和地区供货。绣品厂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了彝族撒尼文化、扩大了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撒尼文化的影响力,为加强石林文化对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4年,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绣品厂为每位绣娘年均实现经济收入2万余元,在这些众多的绣娘中,石林县长湖镇的一名妇女,由于业务成绩突出,仅去年一年就从公司领取工资8.5万元。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刺绣产品小、散、弱的现状,实现刺绣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通过有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让充分体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撒尼传统手工刺绣技艺和产品的独特魅力,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2013年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上,石林普氏民间绣品厂引进海南琼海伟家实业有限公司,在石林投资建设石林阿着底风情小镇项目,并在本届文博会成功签约。
该项目占地133亩,计划总投资6.6亿元人民币。项目立足于建设云南省首席刺绣专业市场,打造石林刺绣产业,最终实现刺绣产品的创意研发、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一体化,集中展示石林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让彝家绣女手中的五彩丝线,成为搭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桥梁和纽带,为、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可海成,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海东村一个刺绣世家。怀着对刺绣梦想的与追寻, 24岁的可海成放弃了原有的工作,决定回家与母亲学习刺绣。最初可海成开始学习刺绣时,大家都不能理解,大家都认为可海成作为一个男孩不应该从事这种精细的活,但是无论别人怎么反对,怎么不赞成,可海成依然选择继续学习母亲的手艺,可海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以刺绣为业,让刺绣走出国门 ,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刺绣,了解刺绣 ,继续把刺绣文化传承与发扬光大。刺绣文化精深,从古至今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刺绣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上闪耀着智慧的灿烂。为了刺绣文化的传承,国家已经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目录 。作为刺绣的继承者,可海成对此非常高兴。
刺绣是一门需要细心、手巧 、有耐性的活,传统的手工刺绣,图案工整娟秀,色彩清丽高雅,针法丰富,绣工精巧绝伦,但是,手工刺绣非常耗时,工艺也十分繁锁,人工成本高,在这样的情況下,无法批量生产更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因此我便蒙发了用机器代替手工刺绣的想法。2012年,可海成在通海县委宣传部和共青团的支持下,借助的扶持贷款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全自动电脑绣花机4台,在家乡办起了“红缘刺绣厂”。 刺绣厂创办以来,可海成更加注重刺绣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创新刺绣技法,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图案呆板,过渡时没有手工的灵活。但是可海成没有放弃,依然不断探索,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实现手工和手推电脑绣完美融合,使机器刺绣也跟手工刺绣一样有了异曲同工之妙。我构思出来的装框婚庆作品《凤凰迂飞 鸳鸯戏水图》意喻吉祥,幸福美满, 象佂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爱情,作品采用通海传族民俗“手推绣”,运用板针、针、跳针、插针等手推针法,在传统民俗“手推绣”原有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以色彩丰富、质感细腻的白丝缎为原材料精绣而成,作品显得更加生动、乡土文化更加浓厚,更具有艺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通海民俗手推刺绣文化,喜欢刺绣,可海成以“刺绣小子”为名开通新浪微博、QQ、微信,并以此来通海手推刺绣文化,让更多感兴趣的人加入到刺绣中来,我的作品逐步得到了大家的了解和认可,产品远销省内外。经过、电视、等多家的专访和宣传报道,“刺绣小子”及其作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3年,可海成被通海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产办评为通海县第一批“民间优秀工艺师”。
经过两年的发展,刺绣厂现有员工5名,主要刺绣产品有婚庆、婴儿用品、装饰挂件、旅游小商品、收藏品等。年产值达十万元,销售总额二十五万元。虽然目前生产规模较小,但我,只要怀着一份对刺绣文化艺术的执著追求,刺绣文化的未来之会更加宽阔明亮。同时,可海成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刺绣, 红缘刺绣厂的大门将永远为那些不易找到工作的残疾人敞开。在未来的刺绣发展道上,我会继续借助网络来宣传通海民间刺绣,同时将先进的全自动电脑绣花机和传统的民族刺绣针法、手法结合起来, 点与线,针与色,立体与艺术感相结合,创作出更多朴素优雅、逼真唯美,具有独特艺术感的作品,让这一蕴含古老文化且闪烁着现代的文化发扬光大。刺天下美景,绣情怀。刺绣文化是我最初的梦想,我,这梦想将在我的努力下到达梦的彼岸。
鍒嗕韩鍒?/div
class=icon-renren data-share=renren title=renren
浜轰汉缃?/a
class=icon-youdao data-share=youdao title=you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