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温州市区水心住宅区桃组团一户人家家中,留着短而精致银发的老人缓缓从床上坐起,走到梳妆台前,梳齿轻缓划过发梢。当天晚上,老人要出席活动,在现场表演昆曲《长生殿》选段,她在其中饰演唐明皇。
“明明还有好几个小时呢。年纪大了,上台更重视扮相。”老人笑道,操着一口浓重的苏州口音。
近日,年近八旬的原浙江昆曲团王世荷收获了一项特殊的荣誉首届温州时尚创意节“时尚达人”,当选理由是“几十年来,无偿教他人学唱昆曲”。活动主办方称,王世荷常年传承发扬昆曲,为社会带来正能量,是对时尚的最好诠释。
出身戏曲世家,15岁就登台表演
昨天上午,记者在温州词曲声腔学家郑孟津的入室叶擎峰家中,见到了王世荷。她身穿一袭牙色外衫、下着月白长裤,身形显得娇小而俊美。叶擎峰说,如今他师从王世荷。
1937年,王世荷出生于上海的戏剧世家,从小在戏班长大,15岁起登台表演,逐渐成为当时戏曲舞台上的新星。1956年,王世荷被省文化局派到温州从事戏曲教学工作,丈夫也为此转业到温州工作。
“您来这儿也快60年了,怎么还不会说温州话?”记者发现王世荷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她轻声笑道,“我听得懂,却故意不说。”几十年来,她为唱昆曲而有意不说温州方言。“水磨腔是昆曲的主流唱腔,与温州方言在发音上略有不同。”叶擎峰说,正因为王世荷的,直到今天,她唱的水磨腔依然原汁原味。
23年公益授学,有人学就觉得幸福
为照顾长子,王世荷与昆曲分分合合。期间,她与七八名昆曲艺人躲到朋友家中,这时才重新开嗓,偷偷摸摸,一唱就是好多年。
永昆传习所、温州瓯剧团、泰顺越剧团几十年来,王世荷先后在温州不同地区任教,培养了一大批戏曲演员。除了剧团里的专业演员来跟她学戏外,也有一些戏曲爱好者跟她学。“23年来,来学戏的学生,她都不收学费。老师说,年轻人愿意学戏,已经是一件很令人高兴、觉得幸福的事了。”叶擎峰如是说。
1997年6月,王世荷被浙江省“艺苑杯”戏曲教学大赛组委会评为“优秀园丁”。4年后,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去年,她创办了公益性质的温州市九山昆曲社,方便来学昆曲的市民。
为演好戏,她连大雕都养过
已故著名昆曲艺术家王传淞是王世荷的父亲,他排演的昆剧《十五贯》轰动一时,总理评价该剧“救活了一个剧种”。浙江“世”、“盛”、“秀”字辈的昆剧演员中,很多人都受过他的。她说:“出门在外,我很少会提及父亲。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
王世荷回忆,父亲在台上表演《奈何天》时,她奶奶却因为饥寒,在过世。“父亲常说,要把感情和词曲对上,舞台表演是来源于生活。”这也成为她“看昆曲艺人”的一个标准。学生说,王世荷曾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研究了好几天。
在唱戏之余,王世荷还养些动物、花草。她说:“为了贴近动物的习性,在舞台上更传神地表现出各种神态、情绪,我连大雕都养过。”
她说:儿子没能继承衣钵,有遗憾
“当年一天最多要演4场,不看过瘾观众不让走。”王世荷称,如今老百姓对昆曲的热情不如当年,昆曲有时还被改得“面目全非”。
“如今很多人打着的旗号,把传统昆曲中的精华都改掉了。他们觉得传统昆曲过时了,其实昆曲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我觉得我到现在都没学透。”王世荷说,她接受“”,但不接受“不合理的”。
如今,王世荷膝下3个儿子,没有人从事昆曲。小儿子曾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王世荷说,遗憾当然有一点,但不能。
本文转自:温州网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