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高考季,作文日,被刷屏,这几乎成为了每年高考第一天之后会发生的一件事,作文的题目永远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总也讨论不完,总有新的话题。今年当然也是如此喽,比如高考的作文题已经被网友戏称为:“如何区分丝瓜藤和肉豆藤?”了;而安徽卷的“蝴蝶翅膀在显微镜下失去颜色”则被果壳网吐槽为“素材”。其实何止网友们吐槽,昨日刚刚参加完高考监考的江苏著名语文老师史金霞,一样有自己的槽点。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她是怎么点评今年以及过往的高考作文题目的。
文 史金霞
1
2015年的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用一组关于“智慧”的排比句,给18、9岁的青年画了一张人生智慧图:“智慧是一种经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境界。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这个图景,细思极恐。
所谓经验,不过是穷己一生,活成别人的懦弱;而能力,则是成王败寇,丛林的;至于境界,乃模糊界限,巧辩如簧的狡黠。而且,“自然”与“智慧”有什么干系?景象又是个神马东西?这两样,就更不堪追问了。给18、9岁的青春少年,画出如此一幅市侩气息浓厚的智慧图,尚且不够,还王顾左右而言他,打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比方。也难怪人家隔壁浙江的老王,要哂笑一声“没智商”了!
唉,这个打着“智慧”名号的作文题,确实真够反智的。
2
反智的作文题,绝非始于今日,更非仅此一题。
先说个段子,解解闷儿。
段子的名称是:《我苏2002-2015作文全集》
有一个江苏人,他2002年去登山,遇到种种困难时,做出《心灵的选择》,后来,他回到家却不得不面对《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无奈之下,他重新踏上征程,一上,感受到《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他变成了一个吃货,写了一部关于《凤头,猪肚,豹尾》的著作。到了2006年,经过上下求索,他已经十分成熟,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人与》。但是,他仍能够《怀想天空》,抱着自己的《好奇心》,闯入时尚界,呕心沥血,写出《品味时尚》,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不忘享受《绿色生活》。就这样,拥有传奇一生的他,《平庸》,带着对家人的《忧与爱》,踏上新的征程,闯过《山洞》,抓过《蝴蝶》,大声呐喊:《青春不朽》!回首往事,他说,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智慧》。
跟随这个今日网上流传的段子,回首“我苏”十几年的高考作文,真是令人——无语啊!
《心灵的选择》和《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两题,尚为全国统一命题,从《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开始,就是江苏省单独命题了。
这些作文题,朵朵都奇葩。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2004年的作文题,又是“灵动”,又是“性情”,又是“聪慧”,又是“敦厚”,云里来,雾里去,脂粉气浓得化不开。是啊,常年保持一色蔚蓝的海水,怎么就灵动了呢?四季中变化出不同色彩的大山,怎么就沉稳了呢?可是,你不是说水的性格是灵动,山的性情是沉稳吗?可是,性格和性情,有什么区别呢?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是2007年的作文题。这湿哒哒的气息,氤氲着才子气的词句,引人瞎思,令人神慌。
而那一年,法国的高中生,在写什么作文?
2007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据网上所见)
文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
2. 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理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3. 解释休谟在《原则研究》中有关“”的论述。
经济社会学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 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 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在反智的行列里, 2013年这道题目必不可少: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这种改编自不知哪里的小故事的作文题,可谓源远流长,颇受命题者喜爱。以文人笔法,写科学故事,缺乏最基本的思考与求证,信笔胡来,谬种流传。
同年(2013年)法国高中会考文科两道作文题,倒像是跟这个山洞探险遇蝴蝶相呼应似的——1.语言是否是工具? 2.科学是否只是在确认事实? ——彼之所欲探究,与我之所向壁而构,也确是相映成趣了。
哎呀呀,真是恨不得!同在一个地球上,这题与题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3
对,这些反智的作文题,多有四气:市侩气,脂粉气,才子气,文人气。
市侩气者,再如今年的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过一天”,让人一下回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命题人的头脑里,如果装着整个天下,这可着实吓煞人。把作文题,出成国旗下的讲话,或者申请书,或者新闻述评,看起来满满正能量,其实是农民式的狡黠,投机迎合,挟考生以媚天下。除了讴歌和赞美,还想做什么?
脂粉气与才子气,多半在江南,富庶繁华之地,莺歌燕舞之美,几多玩味,几多欣赏,或缅怀,或沉醉,就是不能好好说话。唱个小曲儿,讲个故事,诠释一活的美好,怀想,品味,搔一搔痒处,吟弄几篇美文,此亦语文之味道也!思考?多么累!辩驳?什么鬼!?我不听!创造?天下作文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文人气的作文题,更为广泛,反智倾向也更为严重。
文人气的作文题,没有逻辑,科学,生拉硬扯,想当然耳,各种混乱。
举三个例子,看看没有思考力的文人,要给你讲人生大道理,要编起故事来,会有多么吓人。
其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跟着老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
“可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呢!”老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唉,可怜的小,他一定不知道,老是他原来读高中时的班主任乔装打扮的。
其二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出题的老师傅们啊,你们在编纂这个题目时,有没有去了解一下,喷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你们难道真的以为,只要有默默不语的地下泉水的不断聚集,就会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吗?
其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前半句的时间,跟后半句的时间,都是时间,却不是一个时间,您这么命题,非让学生们去跟这两个时间,要一个三长两短,这不是害人吗?
作为“文人”的命题者们,为什么会命出如此的作文题而不自知呢?
主观上说,这是一种超拔自身的努力,文人们想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比如,向科学进军。可是,读几篇似是而非的科普趣闻,甚至《读者》之类上的小短文,肯定是不够的啊!靠这些破锅灶,做出来的饭,不夹生才怪。
客观上说,这是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必然结果,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们,在上学时,文理过早分科,导致文科生理科知识严重匮乏,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尤其是缺乏求真的,而我们传统中,又把读书窄化为读文学读历史读艺术,视数理化生,不过操持生计牟利的工具而已。
还有一点,逻辑思维,的确是国人思维之短板,最基本的推理判断,最朴素的理论架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常常视为畏途。比如,搞课程的专家,竟然对于课程论一窍不通,非但不以为惭,反而洋洋,大放厥词论是唬人的,只要会做就行了。者无畏,即使贻笑大方,也完全不自知。
4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诸君可以回顾一下60多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会发现,60多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在来来回回转,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对比和联系。
比如,1989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写一封信: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中上水平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好,所以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中,也有要求写信的题目: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6年前的那封信,探讨的是理想与现实的问题,26年后的今天,这封信,探讨的是伦理问题——情与法。
对于这两个作文题,你觉得孰优孰劣呢?
5
其实,我本来是想痛痛快快吐个槽。
可是,竟然越写越严肃,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已经严肃地写不下去了。
因为,这反智的作文题,其实,根本原因,不是应试作文题的导向问题,不是命题者的个人学识素养问题。譬如,讲个道理,讲不通了,就会设法打比方。打比方,其实,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根源,是没有思考力。那么,没有思考力的根源,又是什么呢?是智商的问题吗?是勇气的问题吗?
为什么市侩气会流行,为什么脂粉气才子气可以获得好评,文人气的原因,除了我前面所分析的几条,还有哪些?小小作文题里,有大,它体现了社会价值的和民族性格的变化。
因此,反智的作文题,也许会越来越少,也许会永不绝迹。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