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春天,乍暖还寒。清晨5时,沈阳五爱街服装城已经一片繁忙。从1997年4月28日开业至今,五爱街服装城走过了21个年头。历经国企转轨、全球经济萧条、企业转型、电商崛起,五爱街服装城作为沈阳人乃至整个东北的购物天堂,热闹、繁华从未间断。
前日,辽沈晚报记者来到沈阳五爱街服装城,专访了从全国回沈的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五爱街服装城创始人、意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高佩璇,探讨五爱服装城长盛不衰的密码。
“高小姐回来了!高小姐回来了!”只要“高小姐”在服装城里转一圈,五爱街服装城的铺位就会波段上扬。
“老五爱人”眼里的高小姐,就是五爱街服装城的投资人——意得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高佩璇女士。
面对记者,身材娇小的高佩璇对于独特的“五爱现象”笑得嫣然:这就是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还在沈阳,而我周游世界的梦想还没有的原因所在。
高佩璇出生于广东汕头,1975年赴港,与父兄一起做纺织、丝绸生意。1980年,她回到汕头开设服装加工厂,也成为辽宁丝绸进出口公司的大客户。1993年,高佩璇来到沈阳,参与五爱街服装城项目。
起初,项目有好几个投资方,推进得非常。后来,其他几个投资方有的吵着要退出,项目到了搁浅的边缘,高佩璇被推到风口浪尖:撤,这个项目可能彻底死掉;留,意味着再用数亿元的资金去承接一个业界普遍认为成功概率只有0.01%的项目。
高佩璇清晰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她独自站在服装城项目临时办公室窗前,天的,飘着鹅毛大雪。一边是五爱市场露天大棚下,重重包裹仍被冻僵手脚的商贩;一边是重重、需巨资投入和各方协调的项目;一边则是自己远在只有3个月大的孩子……“算了,我不下,谁下。”高佩璇毅然做了决定。
从那以后,高小姐的工作便是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每天工作超过20个小时,白天在工地,工地上下好几百人,任何人有事随时可以找到我;到了晚上,就要到处应酬、公关,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午夜,我到处打电话给搞建筑的朋友,请教白天工地上留下来的问题。凌晨,我要准备第二天的工作,第二天,还要给上百位工程师开若干个碰头会……”
两年后,一个被行家认为“死定了”的项目被高佩璇传奇般地建成,大楼通过了消防验收,继而克服了棚户进厅的。1997年4月28日,高佩璇流出热泪:一方面为她这4年来的艰苦付出、攻坚克难,一方面也为千余业主告别酷暑严寒肩背手扛的谋生方式,进入冬暖夏凉的经营之地。
每天凌晨两点左右,围绕五爱街服装城南、东、北总长度400米的U型通道上,装货的大编织袋堆得像小山,它们都是当天午夜从广州、福州、武汉、杭州等服装产地运抵的新品。
清晨5时,服装城开业的铃声一响,36个进城通道一起打开,货物、业主、从业人员、从各地来五爱上货的客商一起涌进服装城,客商挑货、店主点数……每天3万多人紧张忙碌的场景着五爱服装城交易的火爆。早上7时许,外地客商满载返程,五爱人开始一边吃早饭一边备战即将到来的零售潮。其间,店主们会根据当天的销量和厂家联系补货与调整花色品种。
正是这年复一年的付出,曾经的小商贩、工人、打工仔、扛包夫,摇身变成了腰缠万贯的个体户和企业主。数字显示,20年来,从五爱服装城成长起来的个体业主、企业家有一万多个,其中,亿万富翁达到两位数、千万富翁达到四位数、百万富翁达到五位数,一千多人从服装城积累财富后走出去二次创业,变成成功的商人。
逐梦之无坦途,对运营十几个品牌的“洋洋童装”董事长何中安而言,五爱人的成功离不开胼手足的奋斗,也离不开机遇面前的决断。
何中安少时家贫,父母的“酬勤”言传身教给了他。1991年,何中安来到五爱地区,与朋友合伙做服装加工生意,淘得第一桶金。随后,他只身闯荡广州,发现儿童毛衣需求与利润空间巨大,果断与厂家联合加工童装。当时五爱批发市场还是露天市场,条件非常艰苦。
吃了多少苦,就有多少收获,何中安的拼搏换来盘子越来越大的生意。1997年,五爱街市场服装城拔地而起,何中安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店铺。好日子接踵而至,生意一片。嗅到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何中安与厂家联合进行品牌化操作,发展加盟店、店中店,集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洋洋童装管理有限公司就此诞生。批发生意如日中天,何中安为何依然坚守着五爱街服装城档口?对此,何中安有他的睿智:“童装批发利润40%,可零售利润60%,在五爱街服装城零售赚的钱不仅能日常花销,零售做得好也相当于做推广,品牌知名,客商自来。”
作为一名老五爱人,在五爱街服装城地下一层经营童装的王建霞经历了从露天大棚到退进厅、从卖地摊货到品牌经营的转型之,也了五爱街服装城从地方市场到“东北亚服装之都”的成长。
当年的王建霞长得漂亮,也爱美,但创业的艰辛却使她优雅不起来。“去广州上货不舍得买卧铺,沈阳到广州四十多个小时,坐得腰都直不起来,困乏难耐时,趴到硬板座底下倒头就睡。一次夏天穿了粉色裙子去上货,到广州裙子变成了黑色。”王建霞说。
那时候的广州到沈阳还没有货站,全靠肩膀硬背,“两个装得满满的大行李包,一列人满为患的绿皮火车,能在车厢洗手间旁边找个落脚的地方都是幸福。”
五爱街服装城落成后,“女汉子”进了新屋。随着经营档次的逐步升级,王建霞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把经营品类定位为高品质婴童装,准确的定位抓住了市场先机,生意变得水道渠成。
从当年扛包进货的“女汉子”变身为笑容温和、拥有多家品牌连锁经营的“优雅姐”,王建霞认为,五爱地区退进厅是经营提升的历史契机,二十年后的电子商务对老五爱人或是一种挑战,“如何将实体与电商、微商相结合,做出自己的特色,我们需要探索和尝试。”
1987年,20岁的曹德峰与父母闹别扭,辞掉辽中电业局的“铁饭碗”到沈阳寻生。当年的沈阳沙岭有很多女裤作坊,曹德峰看到了商机。
“第一次上货,愣是把做套袖的面料买回来做成了女裤,结果赔个精光。”曹德峰说。吃一堑长一智,曹德峰对面料辅料市场整个考察了一遍后,带着借来的3700元进行二次创业。两匹布做一百条裤子,每天起大早到五爱街批发,每条裤子赚一元钱,那一年,他赚了一万元钱。
1997年,五爱街退棚进厅,曹德峰买了地下一层一个大档口。“当时的服装城谁家有好的版型,整个市场就一窝蜂地模仿,家家都卖。”曹德峰说,有一次他模仿了一家广州版裤子,可很快被厂家发现,人家直接找到档口不依不饶。这件事给曹德峰上了一课,他酝酿着发展自有品牌。
曹德峰聘请设计师,注册品牌,注册公司,重金聘请一位技术高人,要求车间每一道工序都按照标准来。然而,抓质量必然影响产量,这使按件计酬的员工闹起情绪。曹德峰当场,“你们按标准做,只要做得好,平时一天挣200元,我给你们补贴到300元。”结果不到7天,产品质量就超乎标准。自那以后,曹德峰的品牌在全国打开知名度,曹德峰变成了有胆有识的女裤“曹老大”。
五爱街服装城的前身是五爱街市场,一米宽两米长的水泥台,铁棚上支着聚乙烯棚顶。凌晨,业主们骑着倒骑驴、点着煤油灯推货上行,下午再肩扛手推着下行。
当时,辽宁市场经济初露端倪,五爱街服装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在五爱街出摊的一半是被生活所迫的职工,一半是“内心不安份”的“弄潮儿”。二十年间,市场经济潮起潮落,销售模式迭代更新,各大商圈此消彼长,然而沈阳五爱街服装城的交易额却始终节节攀升,一飘红。五爱街服装城的长盛密码有哪些?是否可以复制?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记者通过对五爱街服装城的深度采访,寻找到一些答案。
“如果没有经营场所和经营模式的升级,五爱街可能依然是地方的低端服装市场,或者早已被淘汰。”业内人士说。
五爱街服装城的落成,标志着五爱服装市场从此迈入现代化商厦经营时代。目前,五爱街服装城现有业户63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五爱街服装城共汇集国内外56大类4200多个一、二线个品种,销售辐射东北三省、、等省市自治区乃至东亚、欧洲,成为全国超大服装专业批发(零售业)市场之一,带动和催生了周边银行、餐饮、住宿、物流、衣柜、展台、饰架等十几个相关行业的繁荣。
作为服装批发零售市场,规模越大品类越多,吸引的客流越多,交易量就会越大,市场就会越强。五爱街服装城深谙市场经营之道。
1999年,五爱街服装城将中华裤子城270名经营户引进过来,使他们由原来的裤子零售户变成了裤子批发大户。五爱裤业由此迅猛发展,带动了当年西柳裤子经营大户和茨榆坨裤子经营户的蜂拥入驻,同时拉动了沙岭女裤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
经过几次扩充,五爱街服装城的经营面积由原来三层不足2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6层营业面积共10.9万平方米。1997年,五爱街服装城的成交额达到48亿元。2013年以来的5年间,年平均销售额达到200亿元以上,约占整个沈阳五爱市场销售总额的56%。开业至今,沈阳五爱服装城累计实现销售额2886.5亿元。
1999年,五爱街服装城采购团亮相杭州杭派女装国际服装周,引起当地和参展商的高度关注。五爱街服装城与杭州四大服装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
20年来,五爱街服装城带领业主引进品牌4000多个,在东北服装市场成功培育爱登堡、七匹狼、米兰登、报喜鸟、雅戈尔、红豆等国内一线品牌。
将品牌引进来之后,如何将品牌销售到东北区域各地代理商手中?多年来,五爱街服装城面向东北三省及等四个省份下线兄弟市场召开了若干场对接会,为五爱街服装城商户的下游链条筑起了共同发展的桥梁,“游故宫、逛五爱、看二人转”成为到沈阳旅游的三部曲。
沈阳五爱街服装城开业之初,由于业户成份复杂,监管手段不健全,不时出现一些业户因强买强卖,或因消费者退货而导致矛盾升级甚至的情况,五爱市场的消费纠纷负面影响不断。
2009年4月28日,五爱街服装城提出“7日无因退换货”的,1600多位业主向社会公开承诺“7日无因退换货”。“7日无因退换货”为五爱街服装城吸引来了大批客流,3天后创下客流量35万人次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