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足而文化兴,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年轻人,对于老年人也是一种新追求。今天的老年人,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许多老年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不仅仅是到公园散步健身、在家养花种草,还会上网冲浪、进老年大学再学习充实自己,重新走进社会寻求自身价值……
25所老年大学个个爆满
67岁的吴大爷住在卧里屯,每个星期,他都要坐公交车到新村来几次,是到老年大学来上课。
自从退休后,吴大爷感觉自己的生活一下子空下来了,夏天闲得难受,就和小区里的老头侃大山,冬天冷了就在家里待着。没几年工夫,吴大爷越来越沉默寡言。
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大爷走进了老年大学,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个书法班,没想到一学就是5年时间。“来老年大学上课后,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交了不少朋友,视野开阔了,感觉我整个人都变了,心情特别好。”吴大爷笑着说。
12月1日,记者在老年大学采访时,被这里火热的学习氛围感染了。每个班里,老人们的学习劲头一点都不输年轻人。
据老年大学招生办的吴老师介绍,现在老年大学很火,经常有老年人报不上名,学校设立的100多个班基本上每个学期都是爆满的,有时还得临时加座位。
据了解,我市共有25所老年大学,开设绘画、书法、舞蹈、足疗、电脑等30多个科目,每个学校每学期都是爆满,一座难求。
打麻将的老人开始学舞蹈
老年大学的火爆,说明我市老年人对于“文化养老”观念的转变。
家住红岗区的陈阿姨今年62岁,只念过几年书。对于所谓的“文化养老”或者说追求,以前是不屑一顾的。“拿个笔写字画画那都是文化人干的事,我一个老农民可没那水平,咱也不装那大个。”陈阿姨以前的休闲生活就是打麻将。
渐渐地,陈阿姨发现,一起打麻将的好姐妹都开始跳舞了。没有了牌友,闲得没事干的陈阿姨也开始跟着一起跳。有一些文艺细胞的陈阿姨跳起广场舞来特别棒,很快就被选为了舞蹈队的领舞,这让她特有成就感。
“跳舞可比打麻将有意思多了,还能锻炼身体,以后我还得跟着老师学习跳专业的舞蹈。”现在陈阿姨每天都饱满的。
据了解,目前我市登记在案的老年文化团体有700多个,没有登记的还有近千个,这些老年人聚在一起绘画、写诗、 摄影……
这样一种悄然兴起的新型养老模式——“文化养老”,为老年人了一种全新生活。
市老龄委的杨元松介绍说,近几年,老年人文化建设方面有了很大改变,文化团体更加面向基层,更加贴地气。在整体文化氛围的带动下,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现在各社区及乡镇基层老年协会都在陆续增加老年人的文化组织。
需求加大问题随之而来
随着老年人对文化需求的加大,现有各类文娱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68岁的牛大爷每年都要去福建的女儿家住段时间,他特别喜欢那里的老年休闲生活。
“我在那参加了一个老年钓鱼班,有专门的地方供老年人免费钓鱼,还有专业老师,既能休闲娱乐又能学到不少东西,那个班特别正规,可在咱就没有这样的组织。”牛大爷对记者说。
杨元松说,由于北方文化开展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建设老龄文化的投入不足,老年活动室不够用是一个大问题,北方的冬季比较冷,老年人想开展活动必须有足够的场所,场所不足制约着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另外就是专业从事老年工作的人员不足,目前多数从事老年文化活动的人都是义务的,他们没有工资保障,也没有专业知识,更没有机会去外地学习经验,这就导致了老龄文化缺乏创新力。
探索中前进逐步正规化
“虽然我市的老龄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总体方向是好的,文化养老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我们力争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文化养老的乐趣,让他们的晚年生活积极向上。”杨元松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很多老年文化团体已经从最开始的时间变成了正规组织,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各项比赛,并取得过很好的成绩。乘风社区有一支舞蹈队,全部由老年人组成,她们曾获得全省老年人业余舞蹈大赛二等。
现在她们已经是一支专业的舞蹈队伍,哪里有庆祝活动都要找她们来跳一跳。
“别看都是老年人,可我们跳舞不输年轻人,还得过,老年人的生活也同样可以多姿多彩。”舞蹈队的王阿姨笑着说道。
据了解,市老龄委会定期到各县区的社区及乡镇参与当地老年文化建设,引导其正规化。还组织专业人员到外地“取经”,不断让我市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规模。
用文化“烘焙”多彩晚年
学画画、学书法、学舞蹈,鼓捣电脑、学做足疗……原来退休在家的日子,除了守着电视、发闷发呆、无聊遛弯,还可以如此滋润丰富,兴味十足。
走在老年大学里,你会被老人们那种向上的氛围深深感染,全市25所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状,让我们由衷地为这些老年人高兴。
现如今,时间和财务,是所谓成功人士常挂在嘴边的优越感。其实,有钱不一定能带来幸福,休
息时间多也未必就快乐,人生无论哪个年龄段,说到底,幸福感满足感,多半来自上的愉悦。
老人们亦是如此。而文化,恰恰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这种愉悦,“烘焙”出不一样的晚年。君不见,身边有着爱好的那些老人,头儿都是不一样的。
那种融入社会的归属感、被人需要的满足感,以及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才是老人们“长生不老”的不二法宝。